社保转税后对企业有那些影响?跨地区经营社保如何处理?如何做好合规筹划呢?
1
政策方向
社保转入税务征收后按照个税征收吗?征收力度多大?
专家说:
国家明确2019年1月1起由税务征收社保费和部分非税收入,社保费收支两条线更加明确,税务部门负责核定征收稽查,社保部门负责各种业务办理,待遇办理支付。
税务征收的方式:企业申报社保基数,税务核定计算并征收,税务对工资、个税和社保数据做综合信息比对,如果个税与社保不一致,就会列为异常数据。
社保源于工资,工资等于个税申报数。《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双基数的问题来了,企业的工资总额一定大于等于员工工资总额,如果按照社保法规定,企业应按照企业支付的工资总额不设置上下限缴纳社保,比如实习生的工资,退休人员工资,顾问的工资等都属于工资总额,企业成本势必会增加,本人工资设定上限和下限一般是300%和60%,本人缴纳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目前河南郑州2016年开始执行双基数,未来其他地区是否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执行呢?
税务征收是“自带力度”的,税务部门征管能力比社保机构征管能力强,比如部分城市社保费转入税务代征的力度就已经有很大影响,何况这次是全责制征收,力度自然会更大,力度大就意味着企业成本增加吗?也分情况,对于合规的企业影响不是很大。未合规缴纳的企业确实加大,做好即将到来的刚性成本精算。根据《2018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数据报告,目前仅有27%的企业完全合规,所以覆盖面还是不小的。未来是残酷的,现实是骨感的!
2
合规
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如何为员工缴纳社保?个税和社保不在一个地区怎么办?
专家说:跨地区经营有两种情况↓
一是跨地区经营注册主体,二是跨地区经营未注册主体。第一种情况社保缴纳可以在公司主体下缴纳,建议劳动合同签订,个税申报和社保缴纳在同一主体下,如果找第三方机构代理一定要通过小库代理服务模式,这样对于政策享受,待遇申报和企业用工风险都会更有保障。
第二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是公司临时外派3年内的员工,建议社保保留在派出地,可以做异地安置处理,发生医疗费工伤都可以报销。如果是在当地招聘,员工要求属地化缴纳如何处理?建议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劳务派遣形式,人数超过比例可以做全业务外包形式。这样既不影响员工利益也合法合规。
3
筹划
有哪些合规的筹划方法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合规筹划一定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设计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目前筹划主要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
企业筹划方法集合
(1)企业用工多元化
企业用工的主流形式是劳动用工,但越来越多的灵活用工形式出现,比如平台的主播,自由摄影师,设计员,分销员,直销员等方式, 建立的关系和用工形式就不一定是劳动关系了,而社保是劳动关系的法定义务,其他方式目前不是强制的,是个人自愿缴纳。用工多元化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
(2)薪酬与结算优化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收入不等于工资,但是工资等于社保, 所以员工要收入多元化,充分用好各类政策,比前税前可列支的项目:
①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
②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8%;
③工会会费:工资薪金总额的2%;
④企业年金: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8%,企业和个人不超过12%;
⑤补充医疗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5%;
⑥补充养老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5%;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度员工福利及相关制度,根据个人所得税类型,未来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个人获得的收入形式不同结算方式也不同。所以收入结构优化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合理合规降低企业工资总额是关键。
(3)规则与差异效应
社保缴纳规则,新入职员工按照第一个月约定的工资做为社保基数,老员工按照上年度平均工资做为社保基数,所以首月工资很重要,可以带来时滞成本。同时建立薪酬递延支付计划,比如销售的提成很高,可以暂时不发放,员工年度内申请提取后再支付。国内的经营地域差异大,比如同样的缴费基数,各地的缴费比例不同,社保成本也不同,所以会有洼地出现,企业可以把能合理解释的业务关联人员至洼地用工,比如设计人员、电话服务人员、销售人员、咨询人员等,业务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的手段交接的都可以这样做。
(4)业务交易模式的变革
业务交易模式设计才能更接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考虑业务是否可以重构,是否可以为员工提供内部创业机制,还比如像直销一样建立伙伴关系,是合作关系,不再是雇佣关系,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为企业增效。
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但要合规合法,企业关注成本是必须的,做为老板应更加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危机意识,是否有健康的财务状况,是否可以抗住即将到来的合规压力。
您可能错过的往期干货
关于我